Seeing Beyond Sight: Photographs By Blind Teenagers

More about Seeing Beyond Sight
link to anobii
今天在誠品閒晃看到這本攝影集《Seeing Beyond Sight》,
裡頭的攝影作品都是由失明的青少年所拍攝。


這本書的編者:Tony Deifell,教導視障學生們如何攝影,然後鼓勵他們以視覺之外的感官拍攝照片,最後集結成這本台幣八百多塊的小書,甚至還到了TED演講。
在演講中他提到這些照片與背後的小故事,如何改變了他看世界的方式。的確蠻有意思的,當我們在看這些攝影作品時,會因為考慮到拍攝者的身分,而改變了看照片的角度;原先我們可能會專注在畫面的構圖、想要傳達的意象等等的,但因為得知了拍攝照片的人有視覺障礙,而轉移注意力、設想照片被拍攝的當下是什麼樣的情境。

但除此之外我更好奇的是,對那些視障學生而言,攝影究竟代表了什麼?他們為何要「拍攝」?

貝多芬失聰後依然能/想創作曲子,那是因為他並非天生失去聽力,因此仍能在腦海中譜曲吧。但對於那些天生失明的人來說,攝影這種視覺性創作,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?他們沒見過世界,也永遠不可能見到自己拍攝的照片(某些照片甚至是利用定時功能攝下的自拍照),這麼一來,這些照片對他們來說,真的有什麼意義嗎?







附上 Tony Deifell在TEDxSF的演講影片:



[圖片來自:Seeing Beyond Sight.orgfyp blog

0 意見:

Powered by Blogger.